殺死趙承宇,成了蕭懷瑾發動兵變的号角。
他再沒有任何顧忌。
以“清君側,誅殺三皇子”為名,他手中的兵權與暗中培養的勢力,如同一張蟄伏已久的巨網,在一夜之間,收緊了。
京城禁軍倒戈,文武百官俯首。
那場所謂的兵變,與其說是戰争,不如說是一場順理成章的權力交接。
小皇帝在看到趙承宇的屍首和三皇子謀害手足的罪證後,心力交瘁,一病不起,最終在病榻上下了傳位诏書。
一切都快得讓人措手不及。
我站在宮牆之上,看着蕭懷瑾身着玄甲,騎在馬上,接受着萬軍的朝拜。
他成了這個天下的新主宰。
而我,沈知鸾,從一個被陷害的太子妃,即将成為大周的皇後。
兵變成功後的那幾日,蕭懷瑾忙于處理朝政,穩定人心。
我則搬進了坤甯宮,開始熟悉未來皇後的職責。
那夜,他處理完政務,來到我的寝宮,屏退了左右,從身後擁住我,下巴抵在我的肩窩,聲音裡帶着一絲疲憊,卻充滿了滿足。
“阿鸾,再過三日,便是登基大典。屆時,我将當着天下人的面,封你為後。”
我笑着轉過身,踮起腳尖,吻上他的唇。
一吻過後,他去沐浴更衣,我則心血來潮,想親自為他泡一壺安神茶。
我記得他書房裡藏有最好的君山銀針。,便提着燈,來到他處理政務的禦書房。
書桌上,還攤着許多卷宗和盟約。
我本無意窺探,卻在轉身之際,無意間瞥到了一份用明黃色卷軸裝裱的秘密盟約。
那上面的印章,我認得。
那上面的印章,我認得。
是南淮軍的帥印。
我心中好奇,想看看他究竟是如何說服那些固執的前朝舊部的,于是鬼使神差地,伸手打開了那份盟約。
盟約的内容,是南淮軍傾盡全力支持他登基。
而支持他的唯一條件,赫然寫在盟約的末尾,用朱砂寫就,刺目錐心:
“新皇登基之日,前朝皇室最後血脈——沈氏知鸾,須以鳳體之尊,于登基大典之上,自焚殉國,以慰前朝之靈,以絕後患之心,以安天下之民。”
轟——
我腦中一聲巨響,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瞬間崩塌。
手中的卷軸滑落,掉在地上,發出沉悶的聲響。
我踉跄着後退,再也站不穩,倒在地上。
原來是這樣。
原來他能如此順利地得到南淮軍的支持,不是因為他為沈家平反,不是因為他娶了我,而是因為他答應了這樣一個條件。
讓我在他的登基大典上自焚殉國。
用我的死,來換他的江山穩固。
用我的灰飛煙滅,來成全他的帝王霸業。
我忽然想起我們初遇的那一晚,他說,我是他最重要的一枚棋子。
原來,我始終都隻是一枚棋子。
從始至終,都是。
我的世界,在愛意最濃,幸福最頂峰的時刻,轟然崩塌。
更新时间:2025-07-16 18:00